2024-06-14 16:52:59 浏览量:100
关注
6月13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
关于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全文如下↓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24〕28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促进服务业供需更好适配,推进服务业强省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发展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新兴服务业引领性和驱动力大幅增强,开展服务业融合创新、提能增效、“新交子”领跑三大行动,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四川现代化建设。
二、着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产业新体系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
1.现代金融。补齐金融机构牌照短板,力争全国性金融机构来川设立研发运营、资产管理、清算结算等专营机构5家以上。推动企业规范化培育改制,联合上交所西部基地、深交所西部基地、北交所西南服务基地做好优质企业上市服务工作。引育一批本土和境内外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成都做优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推动保险资金在川投资余额保持稳步增长。推广科创投、科创贷、科创贴、科创保、科创券等“五科”联动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新模式,支持成都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保量、稳价、优结构,深化特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推动15家地方性法人银行机构实施37项数字化转型提升项目。
2.现代物流。加快建设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争取企业在川设立基地货运航空公司,成都航空枢纽实现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完善“四向”国际班列体系,实现中欧班列、南向班列稳定增长,推进成都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开行四川JSQ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专列、“长江班列”、“大湾区班列”。推进公路货运企业集约化发展,规模以上道路货运企业货运车辆数占营业性货运车辆数比重达到20%。建设南向国际公路货运中心、四川东盟跨境物贸集散中心。完善广元港、南充港集疏运体系,加密开行嘉陵江、金沙江到长江干线的水水中转航线以及泸州港、宜宾港到长江中下游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持续下降。
3.科技信息。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集成设计等研发设计新模式,探索第三方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支持国产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开发和应用。建立健全省级创新联合体产学研协同攻关、知识产权共享、第三方咨询服务等运行机制。完善省级中试研发平台体系,建设10个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中试研发基地。推进10个四川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多样化升级
1.商业贸易。开展标志性商圈“三级百圈”提质行动,建设100个世界级地标商圈、都市级核心商圈、区域级特色商圈。支持首店经济发展,引入全球、中国(内地)、西南首店5000家。争创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8个,打造省级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个。探索建立“金熊猫”全球川菜餐厅分类认证评价体系,培育境内外川菜品牌餐厅300家以上。推动二手车内外贸一体化,将二手车流通网络体系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发展电商新模式,支持电商链接本地生活服务。
(三)强化新兴服务业引领驱动
1.人力资源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深化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融合,延展升级猎头、外包、培训等中高端业态,力争产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中高端业态占比超过30%,年促进就业流动超过3000万人次、猎头招聘人才超过10万人。创建川南、绵阳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乐山文化旅游国家级人才市场。开展家政服务上门服务证(码)试点,培育省级家政产业园5个以上。加强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建设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
三、实施服务业发展效能提升“三大行动”
(一)实施融合创新行动
1.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实施服务型制造“星火计划”,加快培育“AI(人工智能)+个性化定制”“工业元宇宙+检验检测”“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总集总装”等新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支持科技信息服务渗透融入制造业研发、生产、流通等全生命周期,转型发展电子信息、汽摩配件、智能终端等电商(跨境)产业带,鼓励服务业企业以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新增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型制造功能区。发展低空观光娱乐、低空物流配送、航空表演、飞行培训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种业研发、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统筹安排省级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物流发展等方面专项资金,每年支持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
(二)实施提能增效行动
1.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电商等领域遴选100个典型案例。数字化推动电商新业态集聚发展,打造百亿级规模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领域基本实现服务数字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培育千亿级规模数字化生活服务平台2个,推动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保持较快增长。
(三)实施“新交子”领跑行动
1.培育领跑型企业。建立健全重点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跨台阶激励机制,按照有关规定表彰一批服务业知名企业和领军人物。对首次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的,依法依规给予500万元一次性激励。推进“转企升规”,开展商贸服务业企业“千户培优”行动。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引导服务业领域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
●四川省对外开放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领航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两位新专家加入,四川省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专家智库又添新成员!